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农工 > 2011年第三期
字体大小【】 【】 【
【提案选登】关于加快我市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
2011-10-17
                                 关于加快我市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
                                                  思明区基层委员会

        当今人口老龄化正在提速。因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和家庭结构及生活状况的改变引起老年人的养老新问题挑战着政府和社会工作者。到2008年底我市60岁老人有21.2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2.4%,并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厦门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厦门市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一整套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政策精神,及省政府有关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有关文件精神,相应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支持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至2009年底,全市有各类养老机构33家,核定床位近3000张。居家养老试点工作被列为2010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更是市政府办好养老服务业的决心体现。
        虽然我市的养老事业取得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离社会需求还有一些差距。表现在:
        一、政策法规相对滞后,措施落实不到位
        国务院早在2000年转发了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将社会化老年福利机构的发展作为指导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基本建设计划中统筹安排社会化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全省老龄委工作会议也要求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出台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规划,抓紧落实好已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要求国土资源部门要制定养老服务机构用地的具体办法,并指出各级各部门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改造中合理规划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服务机构,同时兼顾民间投资养老机构的建设,确定一批养老机构项目列入全省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但我市的政策和规定至今尚未正式出台实施。政府对民办老年福利机构的一些优惠政策缺乏监督机制,措施无法落实到位,大多民办养老福利机构经营陷入困境。
        二、政府对社会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不足
        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及资金来源成为制约我市社会化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发展的瓶颈。养老机构的开办费补贴和营运费补贴远落后于别的城市,目前我市养老机构的开办费补贴为150/床、营运费补贴为120元/床、年,与上海(开办费补贴10000/床—市区各补贴5000元)、浙江(开办费12000/床)和黑龙江(养老服务所需资金市、区财政按6:4的比例承担)等地的资金扶持不可同日而语。
        三、社会养老福利机构自身存在问题
        1.规模小、床位紧缺。我市养老福利机构建设总体起步较晚,规模小、设施简陋。公办的养老机构资金来源相对充足,社会捐赠较多,各种设施和入住条件较好,但收住的大多是免费“三无”和“五保”老人,远远没法满足全市12.5%的老人的入住需求。社会养老机构对缓解这一问题发挥了相当作用,仅2010年就新增7家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也新增了1095张,但这离“每百个老人应有两个床位”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2.民办养老机构的经营状况艰难。一是经营用地难,多数养老机构用地是租用厂房或库房经简单改造,设施简陋,周边环境差,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二是政策法规不健全,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伤病死亡等重大事件处理缺乏相应的的法律依据,时有纠纷困扰经营者。三是经营资金困难,目前养老机构入住的大多是全护理或半护理的老人,水电费用及护理成本高,政府投入少社会捐赠有限,民办养老机构经营举步维艰,使得部分养老机构通过不规范甚至不合法的方式来降低服务成本,这难免导致各种风险的出现。四是养老护理专业人员难招,目前养老机构照护人员大多来自边远贫穷地区,没经过专业正规培训,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相对缺乏,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较差,难以适应社会化养老建设的需要。五是医养结合难,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规模较小,软硬件设施跟不上,入住老人看病用药无法用医保卡,造成老人看病难。
        针对国情和市情,我市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由于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运行机制尚未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还有很多困难。“安康计划”服务人群太有限,“社区老人活动中心”由于社区居委会有太多的行政事务要执行,无法安排专职人员为老人服务,温馨夕阳服务热线、老年餐桌等都还只是停留于形式,老人们并未得到实质性的关爱。因此针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对养老的不同需求,以及社会力量对养老事业的参与作用和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发展社会养老是应对老龄化和发展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为此建议:
        一、加大扶持,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协调发展。政府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加强养老服务工作对维护改革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养老服务业不仅仅只是公益福利事业,当前社会已有“养老消费”的观念,已从单纯接受家人服务和社会免费服务转为按经济能力主动购买养老服务,这两年异地养老也逐渐兴起,这对拉动内需,解决部分就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应把养老服务业作为社会产业来建设发展,把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将养老服务机构数和床位数作为指导性指标,统筹规划养老服务的布局和用地。保证养老服务资金投入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比例,保证对社会养老机构床位费和开办费的补贴。
        二、健全养老服务业的行政法规和服务标准。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我市近年来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较快,但又缺乏相应的行政法规和行业服务规范标准的监管,加上资金扶持不够,因服务质量低服务不规范引起家属不满而产生摩擦时有发生。亟需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法规,可参考医院等级划分对养老机构进行等级评定管理,政府按机构等级进行监管,实行每年考核制度,按考核成绩给予相应补贴,对不符要求的采取兼并或取消运营资格。
        三、建立有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政府提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护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种养老服务模式,以适应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我市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缺总体规划,居家养老基础薄弱,而机构养老相对较成熟也更专业,建议可就每个街道现有养老机构通过整合扩建设置一家集养老、休闲娱乐、保健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养老机构,以“民办公助”或“公办民营”的营运模式进行运作,服务人员由下岗或外来务工人员经专业培训后填充到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机构作为服务网络中心除提供集体养老外,为本辖区居民提供相对应的个性化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具备对外开展护理、康复和医疗服务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医保定点单位,方便老人就医。政府建立起养老机构与社区家庭之间的合作平台,让养老服务机构的照护辐射到所属辖区的每个有养老需求的家庭,建立具有厦门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四、成立养老服务业行业协会。协会可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研究制定行业标准,指导检查服务规范;开展业内考核评估,促进行业自律;养老服务行业可通过协会进行业务交流、加强行业团结合作、开展业务培训。养老服务行业协会是政府和行业之间的纽带能更好地促进养老服务业整体有序、健康协调发展。
        (本文是农工党市委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的提案,执笔:陈爱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