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农工 > 2011年第二期
字体大小【】 【】 【
【随笔杂谈】问路的老人
2011-06-25
问路的老人
机关支部  高毅

       早晨上班的时候,我都在思北的公交车站等车。
       一天,一个穿着很整齐的老太太就引起了我的注意,花白的头发,满脸的折子,佝偻的身形,看年纪应该有70好多了,说的是闽南话偶尔夹杂着“地瓜腔”浓重的普通话。
       之所以注意她,因为她有点“无事生非”。她总是在早晨上班族们着急上班的时间,站台人最多的时候,站在候车的人群中,小心的打量着周围的人,如果你的眼光和她相遇,那么她就会靠过来,用本地话问:“师傅,到轮渡要怎么走?”当你回答了之后,她就会絮絮叨叨的说些不相干的话。早晨大家赶着上班,车又拥挤不堪,没什么人有那么好的脾气和她说话,一般都不怎么搭理她。一个人上车走了,她就会安静的站在一边,继续打量下一个可以“问路”的人。偶尔,她也会跑到公交车门前,大声的问司机同样的问题:“师傅,到轮渡要怎么走?”。
       每周估计能看到她3、4次,只要没下大雨刮大风,每天早晨的车站上几乎都有这个老太太在上演问路的一幕。时间长了,我就想,这个老太太很可怜,她一定是疯了,才会每天做这么没意义的事情。
       还是一个等车的早晨,我又看见老太太在站台上“问路”,我看着她佝偻的背影轻轻摇头,正好听见身边有人轻声叨了一句:“真可怜,精神不正常怎么也没人管,老在车站边走动,万一出了危险可怎么办!”。旁边一个中年女人很热心的小声接上了话茬:“没有呢,她没疯!她就住在车站背后的老房子里,她老伴早些年去世了,有个儿子在国外,偶尔回来看她。十多年了,平常就是她一个人生活,应该是无聊的,没人可以说话才会每天跑出来问路。她哪里是问路,就想和人说说话而已!”
       听了这话,我心里痛了一下,如果疯了,那么应该她还感觉不到痛苦。十多年沉浸在无边孤独中的老人,每天小心翼翼的找各种陌生人搭话,忍受别人的白眼,只为有人可以说说话,只为稍微派遣难耐的寂寞,而且没疯,这才是真的可怜……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大出息,一辈子含辛茹苦养育儿女,孩子最好的回报,莫过于在他们年老的时候,多陪陪他们,和他们说说话,散散步,吃吃饭,普普通通,平平常常,这就是最大的孝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