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胜随笔】和珅豪宅参观记
2011-06-24
曾清泉 和珅豪宅,又称“恭王府”,始建于1776年,历经232年,于2008年8月20日,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第一次向公众撩开它神秘的面纱。我们在它开放的一个多月后,参观了这座王公府邸,算是抢了“新”。我原本不想参观这座府邸,因为旅游团安排在北京旅游只一天多,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八达岭长城、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紫禁城”(故宫博物院),我宁可把参观时间多放在“紫禁城”内。没料到,导游带我们快马加鞭参观了“紫禁城”,只用两个小时就结束了。紧接着参观景山公园,直到下午2时多才用午餐。午餐后太阳还斜挂在西边,于是导游极力提议我们去参观“恭王府”,并耐心地劝说:“你们来一趟北京不容易,绝对‘物超所值’!” “恭王府”座落在什刹海地区,北、东、南三面环水,是一块“风水宝地”。它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府邸建筑格局为三路五进,东西分三路,南北呈五进,是北京最大的“四合院”建筑。步入府邸,先见“头宫门”,朱红色的门面上,63枚金光闪闪的门钉呈“横七竖九”的方阵排列着,门前蹲坐着两只巨大的汉白玉石狮,龇牙咧嘴,仿佛先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府邸中横亘着一座两层楼房,据说108间房,俗称“99间半”,后墙上共开88个造型各异的窗子。导游说,这是和珅的“藏宝搂”。当年每个房间都藏有宝物,和珅只要看窗子,就知道里边装的是什么宝贝。和珅别出心裁设计的“藏宝楼”,可谓绝无仅有! 和珅究竟有多少财产呢?有人做过粗略的统计。他拥有土地80万亩,房屋2790间、当铺75座、银号42座、古玩铺13座、玉器库2座,另有其他店铺如布庄、粮店几十处,拥有的珍珠财宝不计其数。从他家抄出的财产折合白银9亿两,堪称中国首富!所以时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在“恭王府”花园的假山洞内,如今藏有一座康熙帝所书的“福”字碑,号称“天下第一福”。这是康熙十二年(1673),孝庄皇太后(康熙祖母)60大寿时,康熙亲手所书献上的。这个“福”字,是“子、才、多、田、寿”的结合体,寓意“多子、多才、多田、多寿”。据说这个“福”字,曾使多病的孝庄皇太后身体康复,至75岁寿终,极为珍贵。乾隆时这个“福”字神秘失踪了!和珅暗地里将它移至豪宅内作为镇宅之宝。 这块“福”字碑,如今是国家一级文物,仰卧在假山洞里的山石上,被一方玻璃罩覆盖着。参观的人排长队经过假山洞时,无不伸手将它抚摸一下,据说能将“福气”带回家。有商业头脑的人,早对这个“福”字深度开发,做成各种各样的纪念品出售。一幅“福”字卷轴开价260元,最便宜的是“福”字徽章,一个10元钱,可在府邸门外,一个徽章叫价一元钱! 导游导我们到“恭王府”的“大戏院”里,原以为只停留片刻,不想里面摆满了红木桌凳,每张桌子上置放着几杯清茶和几碟北京果脯。刚坐定,戏台上便响起了鼓乐声,先是表演一个有难度的杂技节目,接着是一个老胖女旦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何不请个年轻靓丽的旦角儿来演唱呢?实在有负于和珅豪宅这雕梁画栋的“大戏院”!导游是想让我们体验一下当年和珅看戏的情景,然没有达到效果。倒是在口渴难受时,喝了那杯清茶感到十分舒畅。导游说:当年没有“麦克风”,和珅在后头的看台下埋下八个大水缸,再铺上面砖,舞台上的声音便宏亮起来!……和珅的鬼点子还真不少呢! 受电视剧的影响,你一定以为和珅长得很丑陋吧!事实恰恰相反,和珅长得很俊,一副美女脸。和珅也不是纨绔子弟、“花花公子”,出身贫寒凄苦。他三岁时亲母去世,继母乖戾异常;十岁时父亲病逝,家境窘迫。若追溯其先世,其五世祖屡立战功,为子孙挣得三等轻车都尉世职。父亲常保袭职后,跟随康熙帝征讨准噶尔,受赠一等云骑尉,后兼任福建都统。他为官清廉,且多戍边在外,去世后没有留下多少余荫。 和珅进身的初步是进入当时的官学——咸安宫,他变卖所有家业,筹备费用,却遭受继母的一顿臭骂:“败家子!”、“丧门星!”。和珅不为所动,坚定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读书上进。和珅在官学里,比谁都勤奋刻苦。雄鸡刚叫,和珅就起床拔剑练武;东方欲晓,和珅就琅琅背书;夜幕降临,和珅就挑灯苦读。和珅在知识的海洋里纵情遨游,钻研经、史、子、集,学习满、汉、蒙、藏等多种语言文字。 和珅在官学里获取广博知识的同时,也滋长了错误的人生观。他认为,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了权,就有了一切。而要有权,需学会阿谀逢迎的本领。即使你有天大的本领,没有学会这门书外课,只会身处逆境、失去升迁的机会。于是他拼命学会钻营取巧拍马屁的伎俩。于是他善于观察上司的动态,善于揣摩上司的心理,千方百计迎合上司的需求。他认为要享受别人的阿谀和屈从,首先得学会阿谀和屈从别人。在天下是一人之天下的社会里,你只要讨得君王的欢心就行了。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说你无罪就无罪,即使你罪大恶极;他说你有罪就有罪,即使你玉洁冰清。把自己的荣辱、进退、兴衰系于君王一身。和珅的这种人生观,在漠漠无垠的思维空间激荡,它象一根指挥棒,无时无刻不在指挥着他、掌控着他,也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摧残着他。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18岁的和珅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与大学士英廉的孙女冯氏结为伉俪。这门亲事是英廉主动提出并主裁的。英廉认为和珅是“将门之后”,勤奋中正,才识过人,是八旗子弟中的佼佼者。和珅的妻子霁雯,是一位美丽、聪明、贤惠且多才多艺的女子。和珅虽贪婪变态地享受着女人,却始终挚爱着妻子,生活的淫荡和对妻子的挚爱是如此不可思议地统一交织在和珅的身上。和珅的妻子后来得病去逝,和珅为她延请所有的名医,发誓若能治好他夫人的病,他情愿舍去所有的家财。这对于贪财如命而又于人吝啬的和珅来说,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参观“恭王府”后,人们不禁会发问:乾隆帝不是英明的帝王吗?怎么会隐匿这么一个大贪官呢? 有故事说,乾隆为宝亲王时,一次到太后宫中,见一女子,娉娉婷婷,如洛神再世,情窦初开的乾隆一时愣住了!这女子乃是雍正的爱妃马佳氏。从此,乾隆总是寻找借口去见她,两人情意渐蜜。一日两人正在调笑,被皇后钮祜禄氏撞见,一道懿旨,赐马氏在月华门自尽。乾隆赶到时,马氏的粉颈上已套上锻带。乾隆心如刀绞,泪如泉涌道:“是我害了你,我今生不能救你,愿来生与你相聚一起。”说罢咬破指头,把鲜血往马氏的额头上一滴,道:“你安息吧!你若有来生,我就认这点红记了。”说也凑巧,在马氏死后的第二十六年,恰是和珅二十六岁,其时和珅充当侍卫,乾隆一见和珅额上有颗红痣,就认为他是马氏再世,从此对和珅百般宠爱。 传说归传说,若追根究底,可以这么说,乾隆到了晚年,糊涂起来了。这大概是终身帝王的普遍规律。秦王汉武,到了晚年,不是到处求仙、寻求长生不死药吗?唐太宗晚年刚愎自用,唐玄宗晚年差点儿亡了国。乾隆晚年尽管把帝位“禅让”给嘉庆帝,仍然把帝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和珅了解乾隆同历代帝王一样,喜欢追求皇家气派和豪华排场,和珅主持内务府后,便想了许多敛财的法子,让乾隆的钱包鼓胀起来的同时,也让自己的钱包鼓胀起来。乾隆南巡时颁旨禁止献贡,和珅便怂恿商贾们作更多的“捐贡”。在众多的敛财方式中,和珅创建了“议罪银制度”,即凡有过失的官员,可以纳银赎罪,免去处罚。 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兴衰更迭,只是掌权者换了一个人、一帮人,权力方式并无实质性的改变,政治制度、经济结构、价值观念也一脉相承。商人们要做大生意,要发大财,只有得到官府的支持才有保证。所以乾隆历次南巡,商人们总是设法子捐银两、进珍宝、献美女讨好他。皇上就是法,官权就是法。以权代法,这就意味着贪婪和淫荡,腐朽与没落。 和珅的下场真可悲。大清嘉庆四年(1799)正月十八日,和珅被嘉庆帝赐死,一条白练结束了他49岁的生命。嘉庆帝抄了和珅的家,公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嘉庆帝原打算将和珅凌迟处死,后来想到和珅曾是刚去世的太上皇乾隆帝的宠臣,又是妹妹的亲翁,于是决定给和珅以全尸。 和珅死后尸体只放在府邸一天,就用车把他拉到和家在蓟州的坟茔地掩埋,祖茔逾制已被拆毁,只得在附近另找一块坟地草草掩埋。后来定亲王又在和珅的豪宅淑春园里抄出正珠手串和正珠朝珠等御用之物。嘉庆帝震怒道:“这不是图谋不轨吗?要是在和珅死前发现了,朕非把他凌迟处死不可。现在把和珅的尸体扒出来,鞭打磔(zhe)裂他的尸体。”后来是公主求情,嘉庆帝才予恕免。 和珅在处死前几天写过一首叫《上元夜狱中对月》的诗,诗云:“夜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换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练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我们是2008年9月26日下午参观和珅豪宅的。“恭王府”几次易主,和珅被赐死后,嘉庆帝将他赐与庆郡王永璘;咸丰初年,恭亲王成为府邸的主人,才称“恭王府”。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姓钮祜禄氏,是满洲八大姓之一。他原名善保,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原住西直门内的驴肉胡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