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农工 > 2010年第一期
字体大小【】 【】 【
【提案选登】厦门市精神卫生服务现状及建议
2010-03-29
                         厦门市精神卫生服务现状及建议
    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一个中心重要内容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的调查,城市居民中,15%—18%心理健康状况为“好”,65%—70%为“良好”,11%—15%为“较差”,2%—3%心理健康状况为“差”,近两成城市居民心理健康不佳。我国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值得全社会的关注
    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在仙岳医院的基础上建立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拨款建设新的病房大楼。2008年开始开展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项目,免费为重症精神病患者实施治疗。仙岳医院于今年开通24小时公益心理危机干预热线5395159,取得很大的社会反响。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市精神卫生工作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
    1、经费不足。如市残联从今年开始实施的“精神疾病患者医疗康复补助”,目前仅限于持有残疾证的患者,很多贫困、确需救助的轻性精神障碍患者(达不到残疾标准)及有些因担心受到社会歧视而未办理残疾证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偏远地区和偏僻村庄的病人无法享受该项补助,每月150元补助仅能选择价格便宜但副作用相对较大的第一代药物。目前我市岛外尚无免费取药、检查点,从而大大限制了该项工作的推进。
    2、精神卫生知识普及有限,社会知晓度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加等因素,精神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年轻化,而且因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老人人群中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但精神、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力度还不够,人群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一直较低,根据一项对老人人群的知晓率调查,知晓率仅31.18%。
    因人们的偏见和思想认识上的差异及其精神病院经济效益等影响,精神科医生收入远远低于其他临床科室的医生,故很多人不愿从事精神卫生事业。
    3、防治网络不完整,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不普及。为贫困家庭精神病患者提供医疗救助的困难,目前我市的精神疾病三级防治网络尚未建成,只有市一级的精神专科医院,没有区、街道、镇一级的社区精神卫生防治点。在一些刚刚开展心理服务的社区,也面临着居民的信任问题。
    4,社会心理咨询行业较混乱。目前我市有30多家心理咨询公司或健康会所开通心理门诊,600多人从事该行业,但很多从业人员不具备资质或不够专业,收费标准无章可循等,妨碍了心理咨询行业在厦门的健康成长。
    5,精神卫生中心的热线电话和网络平台面临人手不足、经费紧张。与其他机构(如110、120)未建立联动、宣传途径和力度不够等问题。
    加强精神卫生的意见和建议:
    1、加大力度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提高普通人群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提高患病人群的治疗率。
    2、尽快出台精神卫生条例,保护广大精神病患者及精神科工作者的权利。
    3、将精神卫生体系纳入公共卫生和财政保障体系。目前仙岳医院仅有部分员工享受全额待遇,为了更好体现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公益性,参考其他城市的做法,应将仙岳医院全员纳入全额拨款单位。
    4、成立厦门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形成心理危机干预网络,除提供24小时热线咨询外,并组建重大灾害事故心理卫生救援队,为灾害幸存者、目击者以及遇难者家属及时提供心理救援。在化解心理危机的同时,针对其中一些高危来电,将和110、120联动,及时挽救那些徘徊在自杀边缘的求助者。
    5、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对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让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能得到及时、免费、有效的治疗。经测算,现已办理残疾证并申请残联康复补助的患者有1915人,其中约有10%的病人须住院治疗,人均住院费用中扣残疾医保卡支付后须自付5000元,预计全年需住院的精神残疾病人自付费用约95万元,须纳入医疗康复补助范畴。如能解决此难题,对精神残疾病人具有极大的帮助。
    6、加强精神卫生的社会防治体系、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精神卫生门诊,配备专职专业人员,逐步建立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组织管理、协调机制,全面推进我市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
各区组建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调查和咨询工作。在社区内建立“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站”,在社区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帮助社区居民缓解家庭矛盾,建立新型的邻里关系以及确立科学的人际交往形式。
    关注农民心理健康。“三下乡”中要包括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在农村卫生院设立心理指导专科或为农村卫生院医生增加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
    7、规范心理咨询行业的准入和运行。出台相应法规,对心理咨询的内容、职业资格、等级、培训、考核、认证、从业场所等进行规范。制订心理咨询收费指导价;加强质量监管和投诉处理。
    (本文是农工党界别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的书面发言、提案,执笔:巫斌、杨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