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农工 > 2009年第四期
字体大小【】 【】 【
【提案选登】建议对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闽南文化和闽南语培训
2009-12-25
                 建议对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闽南文化和闽南语培训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副主委 林成德
    闽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需要从孩子抓起,闽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闽南语的掌握和运用,这已成为厦门各界的广泛共识。在对学生进行闽南文化和闽南语的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语文老师的作用。
    语文是中小学生接触最早和最多的学科,不仅是一门语言课程,还包含大量的历史文化哲学知识,对人生有很大的影响。语文教师担负着语言文学的教学和传播文化的任务,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灌输闽南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闽南文化和闽南语的兴趣,对闽南文化的传播和闽南语的保护有很大的帮助。在语文教学中引人闽南方言,用它来辅助教学,往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上已经明确指出了自然风光、文化古迹、风俗民情等都是语文课程的资源,我们必须去努力开发和积极利用。例如,开展民间采风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闽南方言中的谚语、俗语、民谣等。再如,组织学生考察闽南人的饮食文化,调查红树林的生态环境,探索南音的过去与未来,研究闽南中秋博饼文化……在挖掘闽南文化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用心去亲近闽南,解读闽南人文精神的精美;在对话沟通中,扩大了自己的视野见识,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全面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与此同时,也发扬光大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闽南文化在新一代闽南人身上得以继承和发展。
    不少地方已将方言纳入教材之中.成为地方文化和校本教育资源,开发利用闽南语和闽南文化资源,语文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语文教师本身应对闽南文化和闽南语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才能起到传播文化、引导学生的作用。近年来我市招聘、引进许多外地语文教师,其中不少人(包括一些厦门本地的语文教师)缺乏对闽南文化的了解,难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向学生传授闽南文化知识,更难以用闽南语与学生及其家长交流,为此建议我市对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系统的闽南文化和闽南语培训,在学校中形成关注、了解和弘扬闽南文化的氛围。
    (本文为林成德在十一届市政协三次会议上的提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