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农工 > 2007年第三期
字体大小【】 【】 【
【文苑漫步】访廉村
2007-07-30
    我无意造访廉村。2005年五月下旬,我们福师大中文系67届毕业的同班同学在福安市聚会,随后进行了一次闽东之旅。在游览周宁返回福安的途中,车子中途停了下来,同学们都以为是停车“方便”,原来是作为东道主的福安同学,着意安排我们去看一个叫“廉村”的村子。下车后,见到路旁竖有一块路碑,上镌“廉村”二字。廉村?莫非这村子出了个廉官而得名?
    我的猜想没错。廉村原名石矶津,“津”是渡口,“矶”,是水边石头。这村子有条溪水,名穆水溪,穆水溪通海,古时石矶津是闽东著名的物资集散地,这山村曾有过经贸繁荣的辉煌时期。廉村是因这个村子出了个廉政大官、由皇帝赐名的。这人,便是“闽人登第之始”的薛令之。
    薛令之于唐神龙二年(706年)考中进士,是八闽进士第一人。令之及第后,曾授官左补阙,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明皇李隆基第三子李亨被立为太子,令之曾任太子侍讲。时“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弄权,冷落、贬抑东宫仕臣,令之感于朝政腐败、有志难伸,一次写了首诗发抒感慨。诗云:“朝旭上团团,先生照见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金花菜,俗称“草头”。它是一种牧草,饥荒年月可当菜吃。阑干,横斜状。苜蓿长阑干,即(盘中)横七竖八堆放的都是苜蓿。应该说,令之在此诗中,对现实发了点牢骚。发点牢骚,本也无所谓,人是难免要有牢骚的。可是在别有用心者看来,就有点麻烦。也不知是有人告了状,还是怎么着,总之,玄宗皇帝知道了。皇上心中不悦,遂信笔批示:“听自安者。”显然,这批示,隐含了“炒鱿鱼”的味儿。有文献说,唐明皇还“和”了薛令之一首诗,诗云:“啄木嘴距长,凤凰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我疑心这是后人的假托,唐明皇虽恋女色,却是个文艺全能,不至于写出这样一首粗糙的东西来。总之,令之的诗,引惹了唐明皇的不满。令之心知肚明:无形中摸了老虎的一下屁股。于是他干脆托病辞官归里,回到了他的老家——石矶津。
    关于薛令之,厦门人似曾相识:“南陈北薛”,是鹭岛文明的最早开拓者。南宋朱熹的《金榜山记》,认为“南陈北薛”的“薛”,是薛令之的孙子薛沙,定居嘉禾薛岭。此为后话。
    令之回乡后,玄宗良心发现,得知令之生计维艰、柴米不继,“令有司资以岁赋”,即诏令之所在的长溪县每年拨给赋谷,令之虽得“恩宠”,却从不奢华显贵,总是酌量而取,“量口受赐”,从不多吃多占,深受乡人爱戴。唐肃宗(李亨)即位后,感念令之昔日施教旧恩,下诏召令之入朝,此时令之已经离开了人世。肃宗得知令之的廉洁爱民,于是敕赐石矶津村为“廉村”,村边的穆水溪为“廉水”,村上的山岭为“廉岭”。
    如今的廉村还有个陈姓大族,陈姓于唐末战乱辗转流寓福建,卜居廉村。令人惊异的是从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至南宋理宗宝佑六年(1258年)的150年间,廉村薛、陈两姓共出17名进士,陈雄一门五进士,三代俱登高第。廉村真是个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之地!
    历经千百年来水旱兵火的洗劫,如今的廉村已失净了昔日的繁华,默无声息地静静横躺在这重重山岭、重重水之中。我们在村中寻觅旧迹,村子残留一段千余米的明代城墙,八个城门余留六个,沿溪一段只余留两座石构拱顶城门。城墙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构筑的,可见廉村曾是抗倭的军事要地。而薛令之什么也没有留下,他的故居的遗址上,有两只倒在荒草中的石狮子,向人们诉说着主人的寂寞与凄凉。我们在东道主的带领下,在村子中“穿街走巷”,屡屡见到房前屋后的坏壁残垣,落下了“衰草荒烟”的景象。只有行走在村子中的三条纵向平行的“官司道”上,踏着上面由细小鹅卵石拼凑的图案,才依稀感受到村子昔日有过的繁华景象;只有走进那些明清古民居建筑,从高大的构架和大厅中的若干装饰中,才淡淡感受到村子往昔的辉煌。
    东道主介绍说:2004年年初,市政协委员提出“抢救廉村古文化,建立优质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的提案,得到了福安市委、市政府的采纳。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廉村这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村落,将得到开发和利用,廉村的村容村貌将得到改观,这是勿庸置疑的。但我更相信,无论繁荣与衰落,廉村永久不变的是它富有深厚内涵的美名与流传的廉政故事。
    廉水呵!你流淌了几千年?几时清?几时浊?廉岭呵!你屹立了几万年?几时苍?几时黄?无论风云变幻,无论春花秋月,岁岁年年,你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字,响当当的字——廉。
    “廉”是人民的渴望!“廉”是百姓的呼唤!“廉”是执政的根基!“廉”是强国的利器!
    临别廉村,我们去廉水浸泡了一回手脚,当微微的轻波从我们的脚下淌过,当我们的双手伸进廉水洗涤,当我们望着远处青葱翠绿的廉岭,当我们频频回望那古旧而文明的廉村,我们的手脚得到了净化,我们的肺腑乃至灵魂也得到一次洗礼!

                                                        曾清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