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农工 > 2007年第二期
字体大小【】 【】 【
【沧海一粟】筼筜港湖的历史变迁巡礼
2007-04-10
    序诗曰:筼筜夜色景象新,火树银花映湖明。景物水月相映带,湖畔散步极目舒。
    车水马龙闹中静,欢度晚年湖滨边。胜地城中世外少,趣记湾东港变迁。
    筼筜湖是厦门岛的核心地带。昔日,原是厦门岛的西侧向东伸入岛内一条狭长的天然海湾,与西海域连联在一起,是一个良好的天然避风坞。“筼筜”由来传说,有三种说法:一说,因港岸多生长一种大型的筼筜(即是竹子),节长而圆大,竹壳薄而中空。民间就以这种竹子的名字,取名为“筼筜港”。二说,从地理角度,该港由厦门岛西海岸中段向东深入岛内,亦称“湾东港”,当地方音“湾东”与“筼筜”相似,疑有雅称关系。三说,该港因“形如竹”,因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南平故里筼筜岭和筼筜铺盛产筼筜(竹)铭记,朱熹写“金榜山记”时,登临山上,眼前景色,酷似故乡的竹林景观,而“条件反射”脱口命名而传之。
    筼筜港原面积10.12平方公里。东至江头社,西至海湾,南至海岸路、美头山、梧村,北至官浔、牛家村、仙岳、乌石浦等。港区长5公里许,阔2公里多。港中有一屿,称风屿。港口有圆石,潮至能浮,潮退则沉,名“浮沉石”,又叫“浮屿”。又有一石,俗称“鹰搏兔石”,天将起风,石下有声,名虎礁,传说是唐代隐居金榜山名士陈黯垂钓的“钓矾石”。港区涨潮时一片汪洋,小船可直达江头一带,退潮时岸边浅滩毕露。昔日,自斗西路一直延伸到筼筜港滨海,除靠海边的平屋小店一些外,全是一片瓦砾地,被许多家庭用碎瓦片围起矮墙,中间填土,种植地瓜。站在屋顶,视线宽广,可以遥眺筼筜景色。天气晴朗时,狐尾山郁郁葱葱的山峦,倒映于平静如镜的筼筜港水面上。入夜渔火在山水交界闪烁,犹如小镇街灯。鹭岛的木材和柴火,也是通过船只或直接做成木排,顺潮“漂”进筼筜港湾。牛家村为现今凤凰山庄一带,牛家村澳为东渡澳,因渡头居东,故名东渡,古时有饷馆、神庙和石路渡头。宋、元、明代设官渡,渡海抵达西岸嵩屿,再往漳州一带。从浮屿角横渡筼筜港到牛家村澳,要冒一定风波之险。
    港内盛产鱼虾,其中的江鱼,鱼背金色,眼似玛瑙,无肚,味极清美,乃世上所仅有的水产物。相传明末清初时,清顺治皇帝御驾亲征,拟在筼筜港登陆,被郑成功一尊缺嘴炮击毙在港中。港中的江鱼,因食其肉而变质,故厦门有句俗语:“江仔鱼食皇帝肉,畅快无肚。”白天有许多白鹭戏水飞翔,由于盛产鱼虾、牡蛎、淡菜、土笋等,每当秋冬之际,外海水流变冷,鱼群多游入港内,渔民驾舟夜捕于牛家村一带。在远远遥眺,万点渔火,如列星错综,时浮时沉,闪烁隐现,像天上的繁星浮沉于水面,若隐若现,闪烁不定,奇景妙趣横生,美称“筼筜渔火”,曾为厦门史上的八大景之一。当年有人咏诗,以叙其景:“牛家村畔水云乡,万吨烟波入夜凉;最爱月斜潮落后,满江渔火到筼筜。”
    厦门海岛由于自然地理优越,土地资源有限,但随着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人们一直对大片筼筜港的地方,不断谋图围垦与利用的努力。好在改革开放,认识自然、认识历史、走出困惑、创建了特区新城。因此,筼筜港的变迁,就是时代变化之缩影,也是厦门特区成立25周年城市历史变化的见证。
    筼筜港区有150多年来不断填海扩地的历史。如今南岸厦禾路西段鹭江小学周围一大片土地,俗称“新填地”,就是清道光咸丰年间开始填海成陆的。在思明北路与厦禾路、开元路交界一带,原在筼筜港的海面,有一小岛,岛上有雷音寺,有一长桥登小岛。由于小岛似浮于波涛荡漾的海上,被称为“浮屿”,20世纪初,“浮屿”四周海域被填成陆地,被称为“浮屿角”。1921~1928年间,修建厦禾公路,起于浮屿角,下筼筜港海滩直达豆仔尾、龙船河等一带。也就是如今小学路、角滨路和斗西路、豆仔尾等纵深500米的海域填成陆地。50年代初,开始逐步进行蚕食性的开发。1956年,福厦公路改道,为减少路程,从现在香江花园大厦附近建成1条小海堤,直达乌石浦,使江头一带与筼筜港隔离,成为陆地,为现今后滨路、禾祥路、湖滨南路等地。50年代末,为解决粮食问题,由厦门市民政局组织,采取以工代赈形式,从莲坂建成一条海堤至屿后,堤长1公里多,如今仙岳路和台湾山庄一带填成陆地,用以种植农作物,生产粮食。同一时期,为生产食盐,厦门市轻工局组织建设筼筜盐场,在凤屿与罐头厂之间修筑1条海堤,围成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地带,辟作盐场,兴建卤化厂,将这一带逐渐成为工业区。
    至1970年,毛主席发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为了“以粮为纲”,厦门市革委会连续召开会议,研究围垦筼筜港造田的问题,决定出:“筼筜港是一个面积很大的海滩,海土很厚(10多米),很肥沃。除了中间有400米深滩外,其余都是浅滩。准备从‘外海社’做条堤到东渡的突出部,全长1700米,面积有7千多亩,可耕的6700亩左右”。是年,7月29日动工,次年3月18日石堤堵口,9月竣工,堤长1.7公里,堤身黄海标高5.3米,堤顶宽12米,堤内面积6.7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平方公里。筼筜海堤建成后,由于淡水资源不足,造田未成,1973年改为建设用地,辟为新区。
    由于筼筜海堤(即西堤)建成后,与西海域被割断,就失去源源不断从西海域提供生命原动力的联系,成了一个封闭的死湖,湖内水体基本不流动。雨天,湖区承担着3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汇水功能的任务。晴天,几十万人的生活污水和三百余家企事业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流入湖区,每天直接入湖污水达数万立方米。厦门市环保部门对筼筜湖水质的调查和监测结果,湖水有机物污染极为严重,主要有机物污染指标大大超过国家有关水体水质标准。氨氮、化学需氧量等几个指标年均浓度严重超标,其中氨氮的超标倍数高达150倍。筼筜湖水颜色成“咖啡”色很毒。渐渐地湖区开始不断垃圾成堆、杂草丛生、污水溢流、水体黑臭、蚊蝇滋生。随着筼筜湖环境的恶化,一些原筼筜港的物种遭到灭顶之灾。鱼虾蛏螺逐渐绝迹,白鹭绝望地离去,红树林也随之绝种。湖中仅有一种能耐低氧和抗不良环境的攀鲈鱼和浮游生物。往日曾是厦门八大景之一的“筼筜渔火”成为厦门人心目中的疮痍、人们望而生畏的死湖。不仅影响了四周居民生活和身心健康,同时也不能适应新区开发建设。
    筼筜湖环境恶化,引起了厦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以及市政协的高度重视。1976年厦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始计划建立筼筜湖污水处理厂,获福建省计委批准立项。1982年,省政府将筼筜湖的综合整治列入厦门经济特区配套工程之一。此后,厦门市政府委托有关单位勘察设计、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对整治方案进行论证、补充。同一时间,厦门市开始的第一轮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将筼筜湖周围规划为新区。1983年10月,筼筜湖综合治理方案基本确定。分步实施,按五个环节进行:控制污染源;建立污水处理系统;清挖污泥;纳潮入湖,盘活水体;修建护岸,绿化美化等。(待续)

                                                            (防保支部 黄育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