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论坛】民生愿景与期待
2007-04-08
有一天我和郑老师站在六中厦禾校区的实验楼4楼的走廊上休息,我们面朝北,也就是朝禾祥西路那个方向望去,两眼眺望,全身放松,以便让我们疲劳的眼睛和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忽然郑老师指着远方楼群的屋顶问道:“你看那些像什么?”我仔细一看,那些楼房的屋顶非常像...,但我不想说出那让人忌讳的两个字,于是我假装看不出什么来。郑老师大声说:“像坟墓呀!”我再仔细看了一会儿,说:“真的很像坟墓。”然后我们两人相对而笑。当时我就想,房屋设计师怎么会设计出像坟墓形状的屋顶呢?真是怪怪的。 我是很欣赏旧市区中山路和思明南北路那种有骑楼的街道,行人在那种街道的人行道散步既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雨淋,边散步边看店边购物的感觉也挺不错的。可是近年来新建的一些新区的街道就有不少是没有骑楼的,在那里行走,晴天会被骄阳晒,雨天会被雨水淋,真是晴天一身汗,雨天湿透衣,感觉糟透了。没有骑楼的街道是为有车族而设计的,他们坐在轿车里,既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雨淋,夏天还可开空调。城建设计师可能也是有车族,无法体会步行族的苦楚,在规划设计街道时,将步行族的最爱———骑楼砍掉了。但是在我市,步行族还是占大多数的,所以在规划新区街道时希望还能保留骑楼这道风景线。 近年来我市出现了一些外墙贴有金光闪闪的“金箔”的高大楼房,它们的反光性很强,行人觉得很“刺眼”。这种楼房虽然金碧辉煌,富丽堂皇,但它是以损伤行人眼睛为代价的,所以这样的设计也不应当提倡。 我市有一些建筑的门和墙是玻璃的,它们的透光性很好,也很美观,但其防盗性几乎为零,一砸就碎。平时一不小心,它们就会粉身碎骨,裂成无数块的碎片。在2005年和2006年,厦门XX园就有好几扇玻璃门自动爆裂了,幸好没伤人。在战争年代,不要说敌人的炮弹或炸弹,单是这种玻璃的碎片就有极强的杀伤力。 类似上述好看不实用的城建设计还有一些。如工厂和学校大门口的电动拉闸门,实在太矮了,小偷一爬就过去了,这种电动拉闸门虽然好看,但却失去了它作为门的功能。 在改革开放后,厦门的城市建设真的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一个只有中山路、思明南北路和大同路等几条街道的小城市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有名的中等城市、一个有对台特色的特区、一个花园式的最适合人居的海湾型城市。我为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一个市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以上所列举的几个缺陷只不过是大海里的几块破船板,漂亮女人脸上的几点不明显的雀斑。而且,青菜豆腐各有所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看法也不一定是对的,仅供参考而已。 三废就是废水、废气和废渣;废水包括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废水。它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排入筼筜湖等湖泊水库,过去曾使筼筜湖水发臭,我市光在治理筼筜湖上面就花费了数亿元;还有不少的废水直接排入我市的各个海域,不但污染了海边游泳场所,也毒害了海洋生物和海水养殖生物。据调查,从轮渡码头至黄厝石胃头共有大大小小排污口144个,生活污水直接排海,造成海域严重污染。此外,生产排污也十分严重,如厦大学生公寓附近的13家养鸡、养猪户存栏鸡2万多只、存栏猪近二千头。这带海域可谓是厦门的黄金海岸,海水的污染直接影响了游泳者的健康,也影响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废气就是汽车尾气和工厂烟窗冒出的燃烧气体。随着不少工厂搬迁到岛外,岛内的大烟窗已经少见,但马路上的汽车不时会通过排气管冒出一股股又浓又黑的气体来,这就是汽车的尾气。尾气中含有铅等有毒的重金属,尾气不但污染了城区的空气,还会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我市不是重工业基地,所以矿渣较少,但我市还有一些单位在烧煤,所以产生的废渣也不少,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声”污染就是噪音污染,虽然不是很突出,但还是有的,时常有发生因噪音而产生的纠纷和投诉。“光”污染是一种新鲜事物,近年来有的大楼时兴采用玻璃外墙装修,它会对外产生强烈的反光,干扰人的视力,这就是“光污染”。 文昌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尾尖细,长约50毫米左右,外形似鱼,但它与鱼又有差别:它的身体半透明,无脑,仅略扩大成脑泡,没有真正的头(无头类),没有眼,没有象鱼那样的偶鳍。所以它不是鱼。文昌鱼虽然不是鱼,但它与鱼一样都属于脊索动物门。 文昌鱼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等脊索动物的特征,但其肾管与环节动物如蚯蚓等(属无脊椎动物)的很相似,所以被动物学家认为是从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生物,是一种珍贵的可供研究用的动物。 文昌鱼的分布区域很狭窄,我国只有青岛和厦门同安的刘五店海域有文昌鱼的分布,而且数量很少。就拿刘五店的文昌鱼来说吧,历史上曾达到年产35吨的高产,但1970年的年产量只有1吨,1975年以后基本上没人去捕捉了,不成其为渔业了。据科学家调查,1932年1立升沙样中平均有文昌鱼357尾,到1986年只有2.5-3尾的文昌鱼了。20世纪90年代刘五店海区文昌鱼平均栖息密度为每平方米110尾,最高栖息密度为每平方米250尾,体长多为41-61毫米,最大体长达63毫米。2004年厦门东海域至小嶝岛周围海域的文昌鱼平均栖息密度为每平方米23.5尾,体长为16-35毫米。可见文昌鱼已减少到几临濒危的状况了。 文昌鱼为什么这么少呢?这要从它的生活习性谈起。文昌鱼喜欢生活在微碱性的环境中(PH=8),在中性(PH=7)水中则会死亡。文昌鱼适合的海水盐度为27‰,太高太低都不行。文昌鱼生活在浅海浅水中,常潜伏粗沙中,只露头部,没有真正的眼,只有一个眼点和许多脑眼。能感光,幼体怕强光,白天在沙里,晚上浮游到海面,成体在沙中生活。 正因为文昌鱼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很严格,所以只有极少数的海域才适合它的生活。同安刘五店海域的文昌鱼数量为什么会减少呢?据专家的意见是与厦门海堤的修建有关系。海堤修建后,减弱了潮水的力量,在刘五店海域淤集了不少的淤泥,这与文昌鱼喜欢的粗沙环境背道而驰。文昌鱼的数量当然就锐减了。有的专家甚至提出要把海堤炸掉,以恢复原来的生态环境。这个事实说明,在开发自然时,如果没有注意环境保护问题,我们就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现在站在厦门罐头厂门口一带,可以看到往湖滨南路方向的汽车和行人车水马龙,热闹非常。但在1967年,那时的筼筜湖还不是湖,而是一个与西海域相通的港湾,叫筼筜港,厦门罐头厂当时就在筼筜港的海岸边,那里的海岸线很像青蛙腿,所以地名叫“水鸡脚腿”。(厦门方言称青蛙为“水鸡”)当年我曾在“水鸡脚腿”一带海滩夜里抓过弹涂鱼,直到文革的武斗枪声在厦门罐头厂附近海滩响起我才不敢再去抓鱼。如今的禾祥西路当年也是处于海岸线上,有的路段在岸上,有的路段在海水里。湖滨南路当年肯定在海水中。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向海要田,于是就在如今筼筜湖的西堤位置建起堤坝,围海造田,筼筜港就变成了筼筜湖,大海水体的一部分就变成了封闭式的水体。这个水体的面积不断缩小,造出了不少的田地。30多年过去了,筼筜湖周边出现了许多条繁华的街道,高楼大厦林立。但筼筜湖水体面积越来越小,水质也不断下降、恶化,十几年前变成了一个臭水湖,行人掩鼻而过。市政府为了改造筼筜湖水,已经花去了上亿元钱。这又是大自然报复人类的一个例子。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城建规划没有后悔药,城建规划要慎之又慎。 城建规划没有后悔药,但城建规划却可以有补救汤。 看了环岛路厦大医院路段海上高架桥,我忽然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在筼筜湖的西堤位置建一高架桥,代替原来西堤的公路,然后将西堤的通西海域的进水和排水闸门处挖去一大段,使西海域与筼筜湖相通,筼筜湖又成了筼筜港,利用海水的潮涨潮落来改良现在筼筜湖的水质。当落潮时,新的“筼筜港”露出大片的烂泥滩,在阳光的暴晒和空气的氧化作用下,可以改良其土质;当涨潮时,西海域的海水又流进“筼筜港”内,又改良了其水质;我们还可在新的“筼筜港”的烂泥滩上铺一厚层沙,改泥滩成沙滩,新的“筼筜港”还可开辟成新的游泳场。一个新的珍珠湾或椰风寨将出现在新的“筼筜港”内。人们将有一个新的休闲场所。 马銮湾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内含6个筼筜湖大小的水面。海岸线近20公里。湾内有6条溪流。1958年下半年开始建马銮湾海堤,1959年建成,当时就是为了把湾内水面围起来做盐场。经验教训是成功之母,为了避免第二个筼筜湖的出现,我认为应在马銮湾沿岸建海岸公路,然后破开海堤,恢复马銮湾原状,再在沿岸海滩铺沙,改烂泥滩成沙滩,将来开辟成海滨浴场。又在沿岸建类似环岛路的建筑群,使它成为厦门的第二条“环岛路”。还可在这里建一些别墅和旅游度假村,吸引全国各地的人们来这里休闲和度假。 有了历史的经验,今天马銮湾的建设当更上一层楼,一个具有厦门传统特色、更有创新精神的适宜人居的海湾型新城———马銮湾新城将展现在人们眼前。几年后,当人们在马銮湾沿岸散步时,眼前,风和日丽、景色秀美、海岸线蜿蜒曲折,蔚蓝的大海深情地依傍着沙滩,坡缓沙细如面的海滨浴场一望无际,少男少女欢歌笑语,小伙子如蛟龙戏水,姑娘们似贵妃沐浴。蓝天、碧海、阳光、沙滩和游人构成了马銮湾浪漫绮丽的滨海风光。当夜幕来临时,在黄昏落日的余晖中,小贝壳悄悄爬上沙滩,在金黄,松软的沙子上沉沉地睡着。椰子树下的成双成对的恋人们也在清凉习习的晚风中如醉如痴。 (六中支部 魏镇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