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工概况 > 党史钩沉
字体大小【】 【】 【
《欣欣向荣》:从百年人生看时代同行的力量
2025-09-01

《欣欣向荣从百年人生看时代同行的力量

 

 

在民族复兴的回望中,那些能串联历史片段、照见前行方向的作品,往往藏着个体与时代共振的密码。《欣欣向荣》便是这样一部作品由中共光泽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光泽县博物馆联合编纂,农工党厦门信息科技支部党员陈婧雅负责编著,于2024年11月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旗下的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393-4641-0)。该书以农工民主党中央原常务副主席方荣欣1912-2010)的百年人生为轴,不仅铺展开一段个人与国家同向同行的生动历程,更让爱国精神与多党合作历史从概念变为可感可知的具体叙事。

 

史料的“归乡”:让记忆与初心重逢

 

《欣欣向荣》的诞生,始于一场跨越浙京的“精神寻根”。为让从福建光泽走出的方荣欣先生的生命印记回归故土,光泽县博物馆以“欢迎方老回家”为主题启动史料征集。此次征集由农工党福建省委会老龄委主任、省文化健康总支部主委张光仁带队,农工党各级组织协同联动,亲属亦分享深情记忆,泛黄的手稿、尘封的照片、未曾公开的口述片段由此重见天日。这些散落在档案库、旧刊中的素材,藏着参政履职的深度思考与多党合作的鲜活细节;而手稿里记录着对过往岁月的真切回忆,照片中则定格着携手奋斗的珍贵瞬间。

编纂团队以方荣欣自传手稿为核心,整合农工党中央党史办档案、《前进论坛》旧刊资料,又走访北京故居、梳理亲属口述,让严谨史料与鲜活记忆交融。这部书的诞生本身,就是农工党协同传承历史的实践,它不仅是对先辈的深切缅怀,更通过这些珍贵素材串联起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让这段共同奋斗的历程在当代得以清晰呈现、持续传递。

 

三重叙事:在人生轨迹中读懂时代

 

全书以“生平—作品—纪念”三重架构,立体呈现方荣欣与时代的关联。“生平”部分从少年知艰到投身革命,从建设时期履职到改革开放奉献,展现民主党派人士如何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绑定;“作品”收录书法、诗词与文章,字间流露的不仅是艺术才华,更是家国情怀与时代思考;“纪念”部分通过多元视角的追忆、悼文及故居介绍,彰显其精神对后人的深远影响。附录的家系表与友谊剪影,更从家族与社交维度丰富了这位跨世纪革命者、建设者的形象。

在书中的叙述里,革命年代的振臂呐喊、建设时期的躬身实践、《前进论坛》上的真知灼见、手稿中的回忆记述,均以尊重史实的严谨态度被梳理整合,共同勾勒出一幅立体的生命长卷。书中摘录的原始文献忠于原文,这恰如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初心始终不渝,既展现了方荣欣作为参政党领导人的担当,更从他的亲身经历中,让读者看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从形成到发展的具体脉络。

 

超越个人:爱国与合作的时代注脚

 

方荣欣的人生轨迹,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数爱国志士“个人—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典型缩影。其生命历程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优越性的生动注脚,更深刻诠释了个人命运只有融入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获得真正的历史意义。

而《欣欣向荣》的价值,正在于将这种个体实践升华为可感知的时代叙事。书中没有把“爱国”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通过方荣欣手稿里的赤子之言、履职时的务实之举,让其成为贯穿一生的行动自觉;也没有将“多党合作”简化为历史概念,而是以农工党与中国共产党并肩奋斗的具体细节,展现这一制度的深厚根基与时代活力。

多党合作在书中并非抽象概念,而是化作了协商民主里的坦诚建言,化作了参政议政中的求真务实,化作了社会服务中对民生细节的深切关怀。这正是农工党薪火相传的政治品格,既保持参政党的独立思考,更坚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政治默契。当方荣欣的故居在故乡重焕光彩,当他的手稿与留存的文字成为青年农工党的精神教材,这份传承已超越个人纪念,成为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自觉的当代诠释。

 

为何翻开?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旗下福建美术出版社的精心打磨,让该书兼具史料价值与阅读质感,它既成为研究方荣欣事迹与精神的重要资料,也成为广大读者了解多党合作历史、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读本。无论你是想从个体故事中汲取成长力量的人,是渴望透过个人经历窥探时代发展轨迹的观察者,还是关注多党合作历史的研究者,都能在书中触摸到真实人生的温度,读懂“爱国”与“合作”的深层密码。

“欣欣向荣”四字,既是对时代气象的描摹,也是农工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续写合作华章的隐喻。它提醒着每一个人,唯有坚守爱国底色、永葆合作初心,方能在新时代的考卷上,答出不负历史、不负人民的新答案。有兴趣的读者可通过福建美术出版社或光泽县博物馆获取该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