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莉莉:以急救科普为笔,书写校园安全“守护答卷”
2025-09-29
“按压深度要够5-6厘米,频率保持每分钟100-120次,就像跟着节拍器打节奏!”在集美大学急救科普活动现场,农工党厦门妇幼保健院支部党员、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主任护师赵莉莉半蹲在模拟人教具旁,手把手指导学生调整心肺复苏姿势,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她却只顾着紧盯学生的动作细节,反复纠正发力要点。 作为深耕护理领域22年的"老兵",赵莉莉始终将农工党的合作初心与白衣天使的专业本色相融合。她不仅是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副主任、高校兼职教授,更积极践行民主党派成员开展社会服务的责任——当得知高校师生对急救知识需求迫切,她主动牵头联动厦门市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把课堂搬到校园里。为了让抽象的急救知识更易理解,她提前将“院外生存链”拆解成“识别-呼叫-施救-除颤”四步口诀,还特意带着AED模拟设备,从开机操作到电极片粘贴,每一个步骤都演示3遍以上,确保在场师生“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活动间隙,有学生问她:“赵老师,您平时工作已经这么忙,为什么还坚持来做科普?”她擦了擦汗笑着说:“作为农工党党员,专业能力不仅要用到临床救治上,更要变成守护大众安全的‘通用技能’。多教会一个人急救,校园里就多一分安全保障。”从临床重症监护室到校园科普现场,赵莉莉用脚步丈量责任担当,用专业筑起青春安全防线,让“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在每一次急救教学中落地生根。
(妇幼保健院支部 林流芳) |
||